來源:法律讀報公眾號
時間:2021-11-10 10:50
編輯整理:政法部 閆靜蕾
裁判要旨
涉案公司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其股東未繳清出資的行為實際損害了公司的利益,其董事消極不作為放任了實際損害的持續,股東欠繳的出資即為所在公司遭受的損失,股東欠繳出資的行為與董事消極不作為共同造成損害的發生、持續,董事未履行向股東催繳出資義務的行為與所在公司所受損失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公司董事對所在公司遭受的股東出資未到位的損失,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爭議焦點
董事未履行向股東催繳出資義務導致公司受到損失的是否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裁判意見
最高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上述規定并沒有列舉董事勤勉義務的具體情形,但是董事負有向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催繳出資的義務,這是由董事的職能定位和公司資本的重要作用決定的。根據董事會的職能定位,董事會負責公司業務經營和事務管理,董事會由董事組成,董事是公司的業務執行者和事務管理者。
股東全面履行出資是公司正常經營的基礎,董事監督股東履行出資是保障公司正常經營的需要。公司法賦予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股東增資的監管、督促義務,從而保證股東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保障公司資本充實。在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制下,公司設立時認繳出資的股東負有的出資義務與公司增資時是相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負有的督促股東出資的義務也不應有所差別。本案深圳斯曼特公司是外商獨資企業,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參照公司法規定,在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制下,股東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負有向股東催繳出資的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49條的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一、二審判決查明的事實,深圳斯曼特公司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應在2006年3月16日前繳清全部認繳出資額,其于2005年3月16日至2005年11月3日分多次出資后,欠繳出資5000020美元。一審法院追加開曼斯曼特公司為被執行人,經強制執行,深圳斯曼特公司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仍欠繳出資4912376.06美元。
2005年1月11日至2006年12月29日,胡秋生、薄連明、史萬文擔任深圳斯曼特公司中方董事;2006年12月30日起,賀成明、王紅波、李海濱擔任深圳斯曼特公司中方董事,本案胡秋生等六名董事在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認繳出資額期限屆滿即2006年3月16日之后均擔任過深圳斯曼特公司董事。胡秋生等六名董事作為深圳斯曼特公司的董事,同時又是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的董事,對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的資產情況、公司運營狀況均應了解,具備監督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履行出資義務的便利條件。胡秋生等六名董事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其在股東出資期限屆滿即2006年3月16日之后向股東履行催繳出資的義務,以消極不作為的方式構成了對董事勤勉義務的違反。
一審法院依據執行裁定,強制執行了開曼斯曼特公司財產后,開曼斯曼特公司沒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一審法院于2012年3月21日裁定終結該次執行程序。后深圳斯曼特公司被債權人捷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申請破產清算。由此可見,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未繳清出資的行為實際損害了深圳斯曼特公司的利益,胡秋生等六名董事消極不作為放任了實際損害的持續。股東開曼斯曼特公司欠繳的出資即為深圳斯曼特公司遭受的損失,開曼斯曼特公司欠繳出資的行為與胡秋生等六名董事消極不作為共同造成損害的發生、持續,胡秋生等六名董事未履行向股東催繳出資義務的行為與深圳斯曼特公司所受損失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一、二審判決認為胡秋生等六名董事消極不作為與深圳斯曼特公司所受損失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系認定錯誤,應予糾正。
綜上,胡秋生等六名董事未履行向股東催繳出資的勤勉義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對深圳斯曼特公司遭受的股東出資未到位的損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胡秋生等六名董事應向深圳斯曼特公司連帶賠償4912376.06美元(以深圳斯曼特公司破產案件受理日2013年6月3日當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折合人民幣30118760.10元)。
案例索引:《斯曼特微顯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胡秋生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2018)最高法民再366號】
公司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建華南大街161號
公司電話:0311-66799603
公司傳真:0311-66799000
版權所有:國家電投集團東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信息:冀ICP備16022394號-1